记者获悉,5月21日10时28分线上股票配资平台,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带领华大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传回了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这也是70岁的汪建第二次登顶珠峰,刷新了中国登顶珠峰最年长纪录。
华大成立于1999年,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将前沿的多组学科研成果应用于医学健康、资源保存、鉴证服务等领域。同时,为精准医疗、精准健康等实际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先进设备、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
目前,“华大系”在A股已有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两家上市公司,汪建分别担任两家公司董事长。
与此同时,债券ETF市场诞生300亿级“巨无霸”。截至5月16日,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最新规模突破300亿元,达301.98亿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
传回珠峰峰顶第一份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据了解,华大登山队本次攀登珠峰以科学探索为目的,旨在开创性产出高海拔科研数据,深入解析人体在极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生理机制。
华大将利用本次科研计划获得的数据,来助力构建高原人体健康生命大模型。据汪建介绍:“2010年,我们基于生命中心法则,发现了高原适应性基因EPAS1;这一次,我们转向了时空法则,希望能从时间与空间维度,进一步深化对遗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理解。”
今年4月18日,华大登山队抵达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正式开启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攀登过程中,华大登山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了从0米到8848米不同海拔高度下核心队员的生理指标、脑认知、眼动、眼底、运动机能、心肺超声等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影像组及细胞组等多组学数据。
为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华大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及时响应检测需求与科研任务。
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DNBSEQ-G99、DNBSEQ-E25以及无线掌上超声等多款“硬核”设备均在“珠峰实验室”完成了高海拔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
其中,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自带远程会诊功能。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华大登山队员使用该设备完成了与远在4000公里外的北京医院超声科主任、25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以及4000公里外的深圳团队的连线,成功实现会诊,并对登山队员进行了颈动脉实时超声扫查,以探索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极端高海拔地区的影响。
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还随队登顶珠峰,在峰顶实时获取了登顶队员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这也是全球首张诞生于世界之巅的超声图;登山队员的静息态脑电数据也被记录下来。华大登山队从峰顶传回了第一份超声图和脑电数据,希望以更多维度的数据,探究人在高原适应过程和极限攀登前后的生理状态变化。
汪建首次登顶珠峰是2010年5月。当年,华大科研团队揭示了人类适应高原环境的秘密——EPAS1基因突变。这项研究阐明了人类基因组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选择,为高原缺氧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华大基因现金资产充裕
华大基因披露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40.25万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华大基因表示,主要系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规模同比有所下降以及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公司部分应收账款回款进度不及预期,导致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一季度末,华大基因的货币资金余额为44.64亿元,较为充裕的现金资产将为公司的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提供保障,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据华大基因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290.04万元。
华大基因在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所布局的高性能大数据分析及储存平台一体机HALOS线上股票配资平台,生物信息云计算平台及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Dr.Tom将会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在多组学大数据和生物信息领域的优势,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多组学数据的融合创新,加速从生产型服务转型为智能型服务,在精准医学、健康管理等领域探索新的应用示范。利用AI技术开发遗传病基因检测智能解读、智能遗传咨询服务,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高效的服务体验。构建多组学数据标准化存储与智能分析平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分析和知识发现。探索人工智能辅助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基于多模态生命健康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构建个体健康画像,评估健康干预策略,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